标题:绝无仅有的民间秧歌艺术——五寨八大角秧歌述评
绝无仅有的民间秧歌艺术——五寨八大角秧歌述评

第一章 八大角秧歌的形成
一种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五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产生八大角秧歌的特殊土壤。
第一节 八大角秧歌产生的特殊土壤
五寨县位于忻州市西北部,管涔山北麓,全县三面群山环抱,俨然一幅山川秀丽、色彩斑斓的画卷!南有芦芽山,东有东雪山、马蹄山,西南有西雪山,唯北面八十里丁字平川。境内有海拔2736 米的芦芽山、2783 米的荷叶坪山等山西名山,。有县川河、朱家川河、岚漪河三大水系以及清涟河等主要支流。五寨县东与神池县紧邻,南与宁武县接壤,西与岢岚县交界,北与偏关县、河曲县相连,总面积大约1391.3 平方公里,人口约12 万左右。
五寨县城古称“砚城”,周高中低,形如古砚,南山峰谷魏长城垂于其间,似笔架而冠名。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隋为娄烦郡之秀容地,唐属河东道朔州,继设武州,后汉刘知远为岢岚军。辽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统神武县,属西京道。至元二年(1265 年)割宁边之半属,其半属东胜州,隶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大同路河东山西道廉访使冀宁路。明洪武七年(1374 年),改武州设镇西卫,隶山西都司。
据《山西历史地名录》记载:“嘉靖十六年(1537 年)建五寨城堡。清雍正三年(1725 年)改镇西卫五所牧寨(即:前所、右所、中所、左所、后所)为五寨县,以三岔堡城隶焉,属宁武府”。
一九四〇年建立五寨县人民政府,一九四一年八月,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一九四五年解放后,五寨为晋绥二专署驻地。一九六七年成立五寨县革命委员会,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九年以来,五寨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现改为忻州市。
悠悠历史长河,漫漫人类文明。在如此悠久的历史风雨中,赋予了这块土地创新的灵感和勇于开拓的魄力,承载丰厚文化底蕴的五寨人民,创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30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绝无仅有的民间秧歌艺术——五
与的“类狂欢现象”。
五寨八大角秧歌的地位,尽管不能与“梆子戏”相提并论,但八大角秧歌能够在如此浩瀚的艺术海洋中保存下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八大角秧歌特殊的表演艺术和舞蹈魅力,是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财富。年年如此,欢乐为之,充分体现出积淀在民众心目中的“类狂欢思想”。
三、与晋北民间艺术一脉相承
1. 八大角秧歌与原平凤秧歌
原平凤秧歌也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原名叫“过街秧歌”,也叫“份儿秧歌”,仅存于原平市北贾村。
八大角秧歌和原平凤秧歌有着许多相近之处:
第一,二者都是广场秧歌艺术,很少登台表演;
第二,二者的表演区域都比较局限,八大角秧歌局限在五寨县城及周围少数村庄,原平凤秧歌只局限在北贾村;
第三,表演内容与形式上,二者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八大角秧歌的“沿门子表演”同凤秧歌的“进院”表演以及“撵旺火”表演大致相近。
2. 八大角秧歌与踢鼓子秧歌
踢鼓子秧歌在晋北一带是比较常见的秧歌形式,主要有朔州踢鼓子秧歌和大同踢鼓子秧歌。关于朔县踢鼓子秧歌的起源当地有不少传说。有一种传说最广,那就是山西潞州的梁山英雄董平在回家探母时,不慎被契丹人抓获,并带至黑水河(今呼和浩特市南郊)一带,后来契丹首领知道其反宋而释放。董平返回途中,路过朔州,当时正值元宵佳节,董平很开心,便和当地舞(武)房共同编演了踢鼓子秧歌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梁山英雄好汉劫狱救友的故事,后来人们习而蹈之,沿传至今。
大同踢鼓子秧歌是以舞蹈为主的一种秧歌表演形式,起源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一种是:北宋的梁山英雄武松、孙二娘等为了营救柴进,两人扮成拳脚艺人耍秧歌表演,摆出“天下太平”阵,以迷惑守城将士,最终将“小旋风”成功救出。从现在大同踢鼓子秧歌的角色化妆以及服饰上来看,几乎取材于《水浒传》中的人物,比如,“风公子”为宋江,“踢鼓子”为武松,“大脚婆”为孙二娘,而“教书先生”则是吴用。总的来说,无论是朔州踢鼓子秧歌还是大同踢鼓子秧歌,都是一种以舞(武)为主的广场秧歌表演形式,与八大角秧歌有许多相近之处。
第一,地域环境相似,五寨与朔州、大同之间距离不远。五寨属于忻州的西北部,是一个民族杂居、交流频繁的区域,而属于原雁北地区的朔州、大同也是民族交流融合的地方。这样的特殊而近乎形同的地域环境造成了相似的秧歌表演风格。
第二,人们生活习俗大同小异。在晋北地区,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基本差不多,而作物都是以粗粮为主,人们之间的方言相近,生活习惯基本趋同。
第三,秧歌角色也有很多相近之处。例如,八大角秧歌中的“丑鼓”与踢鼓秧子歌中的“踢鼓”角色,在服装、表演动作上大致相近。
第四,秧歌表演形式的相似性。八大角秧歌有广场专门角色表演,踢鼓子秧歌中有“对耍”表演。
此外,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八大角秧歌表演过程中以舞蹈为主,很少包含有武术的成分;而踢鼓子秧歌则不然,大同踢鼓子秧歌的表演者需要很好的武术功夫(这与边疆战火不断形成的民间习武风气有关),而朔州秧歌则是以大小洪拳为基础的武术套路表演,有“打一拳七步难防,踢一脚扎实稳健”的说法。
其次,同样是广场表演艺术,八大角秧歌还有会班这一高潮;而踢鼓子秧歌没有这一形式,只是大同踢鼓子秧歌在结尾时要唱一首《天下太平歌》。
此外,八大角秧歌起源与蒙古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男性角色全部是蒙古族服饰打扮,女性角色则为汉族服饰打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男性角色在当初是由蒙古族来扮演的,女性则是由汉族扮演的。而踢鼓子秧歌则多与《水浒传》的英雄相关联,不论是朔州的董平还是大同的武松、孙二娘,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这种以梁山英雄劫狱救友的故事情节显然是汉民族自身的故事。
3. 八大角秧歌与河曲二人台
河曲是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界的渡口,自古以来就是贫瘠之地,在山西民歌中就有这样的歌词:“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河曲的贫穷状况。正是这种偏僻、贫瘠的地方,人们思想观念束缚相对较少。迫于生计的劳苦大众背井离乡,踏上了走西口的悲壮人生路;缔造了太多家庭的生离死别情。河曲二人台就是取材于这种生活素材与情感体验。河曲二人台作为一种包含小戏、歌舞表演以及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同八大角秧歌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相似之处:
首先,河曲与五寨接壤,这种地理上的接近使得二者的地域、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其次,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性、日常行为以及语言等方面都趋于一致。这种相似或相通性给两地艺术的接触、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两地艺术在取材和舞蹈动作上相互借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在曲目的取材上,八大角秧歌与河曲二人台有相同之处,其中以《走西口》、《十对花》等为题材所创造的曲目在两地艺术中都有体现。在河曲二人台中,《走西口》是非常经典的剧目之一,其中有这样的唱词: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实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妹妹你到大门口。
……

把妻子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托唱了出来,唱得肝肠寸断、泪流满面。而在八大角秧歌中也有《跑西口》的曲目,其中有这样的唱词:“二月二,龙抬头,弟兄二人走西口……”有所区别的是,这里描述的跑西口是用调侃的口吻,唱词诙谐、幽默。
第四,在舞蹈动作上,两种艺术均采用了走八字、走十字、里外罗城等基本的舞蹈动作。
以上这些相近或相通所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河曲二人台与五寨八大角秧歌的密切关联。
第三节 蒙汉兼容的地方文化特色
五寨地处山西西北部,处于汉民族与蒙古族交流融合的前沿,而起源于元代的八大角秧歌,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蒙古族和汉民族的双重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八大角秧歌是蒙汉民族交流融合的产物,也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
交融的产物。
一、在角色设置上,体现了蒙汉民族互相融合的特色
八大角秧歌的角色不少,其中有汉族角色,比如,风公子、渔公、花和尚等;也有蒙古族角色,比如手握马鞭的“引头鞑子”,身穿皮衣、戴“串铃”的瞎儿马,这些都是具有鲜明蒙古族特色的角色。这么多的角色配合默契,共同表演,相得益彰,确实精
彩。真正体现出民族特色与民间艺术相融合的威力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
二、在表演动作上,充分吸收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生活习性
在“ ……(未完,全文共8430字,当前只显示338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绝无仅有的民间秧歌艺术——五寨八大角秧歌述评

上一篇: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下一篇: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二专题学习研讨时的发言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