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_用典汇编
_用典汇编

法治篇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s__会议,标定全面推进依法_里程碑,强调“坚持依法_首先要坚持依宪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围绕全面推进依法_、努力建设法治中国,_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__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
强调“法治是_理政的基本方式”,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号召“开创依法_新局面”,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明确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__至今,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申,成为以_同志为_的__理政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_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卢梭曾经说过,“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如何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这就需要像这句古语一样,让“奉法者强”。作为领导干部和立法、司法、执法者,一定要首先在实践中贯彻法治思维,做到知行合一、铁面无私。_同志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就是建立在这种“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受罚”的司法、执法过程中,建立在这种管用有效、已定必行的法制体系上。
■ 原典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 释义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子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提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韩非子认为,各国皆有法度,关键是能否秉公执法。他以荆庄王(楚庄王)、齐桓公、燕襄王、魏安(*ī)王为例,说明君主若能坚决推行法治,国家就能强盛,“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则燕、魏可以强。”他接着指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亡:衰弱。务:从事。释:丢掉。私其外:违反法度,营求私利。意思是,现在这些国家都已衰落,是由于他们的大臣官吏,都去做使国家乱而不是使国家治的事情。国家已经衰落,又都舍弃国法而营求私利,如同负薪救火,国家就更衰落了。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s_会议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则。这就要求,法律应该是对国家发展有益、对社会治理有益的,这样的法才是善法。对于一个国家,所谓的善法,首先要是符合自己国情的法,不可能原样照搬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哪里有抽象的适用于所有社会的法呢?其次,它要是以人为本的法,要能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同时,它还应该是有利于国家发展、_的法,能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正确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 原典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北宋﹞王安石《周公》
■ 释义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针对北宋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王安石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缺少明确的“法度”。他不仅强调立法,而且强调立“善法”;指出要使法“善”,就必须实行改革。
在《周公》一文中,王安石借评价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周公提出政见:“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这里所说的“国”,是指周朝时的诸侯国,为“天下”的一部分。他认为,周公辅政应将广设学校之法推行天下。如果不设立学校培养人才,而仅凭自己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招贤纳士,那么不仅能力不够,而且最终也是行不通的。
“善法”之说语出《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虽各有侧重,但不论《管子》中的“守善法”,还是王安石的“立善法”,均顺应时势。
为政篇
国家治理千头万绪,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深化改革繁重复杂,需要具备怎样的思维?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有人感慨:当今中国,正面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面对“四大危险”、经受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368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_用典汇编
  • 食品小作坊制度汇编

  • 学习《_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汇编

  • 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

  • 《__的成长之路》学习心得

  • 党建工作制度汇编

  • 乡镇干部谈学习_报告体会汇编(共30余篇)

  • 机关单位2017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材料汇编

  • 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_的_精神践行____思想谱写发展新篇章的意见

  • 关于开展“贯彻落实____思想担当作为谋发展尽责实干促跨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

  • 学习《_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 学习__7.26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 学习《_的七年知青岁月》之王宪平访谈录读后感

  • 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却不想办法解决,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那么恐怕天下的人由于习惯了太平安逸,就不会相信并支持我们。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实际上就是指晁错削藩动手过快,下手过猛,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文章又以“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与晁错进行对比,提出真正的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点出了晁错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挑起“大难”却又不愿为天下人抵挡“大难”,只想保全自身,可谓自取其祸。
    _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s_会议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_理政,什么是根本?_同志的回答是,中国_的领导和_制度是根本。今天中国走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无论是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形成覆盖13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保网,实践已经给出了其优越性最好的证明。恰如_同志在不同场合数次强调的,今天的中国,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_理政,坚定我们的“三个自信”,这就是根本。根本不动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就能不断推进,发展就能不断前行。
    ■ 原典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_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 释义
    《贞观政要》是“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与身边大臣的论政对话,对后世颇具启示意义。
    在上面这段对话中,唐太宗分析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他对侍臣说,当年隋朝刚平定京师时,宫中尽是美女、珍玩。但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再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使得百姓不堪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唐太宗表示要引以为戒,并阐述了自己的_之道:“_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他认为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并提出:“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由此可知,唐太宗的_方略受到了老子“清净无为”“修身_”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借鉴了老子的_之道,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才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贞观之治”。
    任贤篇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_同志的重要论断,鲜明提出锻造我们时代的“好干部”这一重大课题。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_同志为我们时代好干部描摹的“_肖像”。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强调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到“把好干部选用起来”,强调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再到“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强调严格约束,_同志的“人才经”,涵盖了识别人才、举荐人才、量才授任、尊重人才和培养人才等各个方面。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_同志非常重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从一线和基层做起,才能更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今天__七常委都有基层工作经验,治理一个古老复杂的中国,必须不断完善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机制。
    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筚路蓝缕的创业建设时期,优秀干部都是大浪淘沙、百战砥砺,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如今身处和平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成长同样要注重实践磨炼,知民情、接地气。只有在基层这个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沉下心来,经过一番实干、苦干,才可能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关键时刻才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才能豁得出去。
    ■ 原典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 释义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州部指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战场的形势,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_同志还引用《诗经•大雅•文王》中的“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来表达他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队伍,从“天宫”与“神八”?si奶罩牵健坝裢谩痹谠虑虮砻嫦型バ挪剑夜萍既瞬疟⒊鼍薮蟮拇葱禄盍ΑH欢澜缂犊萍即笫θ狈Γ炀瞬拧⒓庾尤瞬挪蛔悖匀恢圃甲盼夜目萍即葱拢璋盼夜蛉肆ψ试辞抗穆踅铰摹?br>正因此,_同志反复强调“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这就需要完善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这就需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也有宽容试错;这就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一旦激发出来,将会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 原典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第六》
    ■ 释义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
    元光年间(公元前134—前129年),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汉武帝,其中有句话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汉武帝对这句话颇为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自诩为“常人所异”的帝王,其一生所用多为“非常之人”,所做多为“非常之事”,所成多为“非常之功”。故《汉书》赞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而在这一连串的“非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汉武盛世这个“非常之世”。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祸患常积于忽微,在用人方面同样如此。_同志除了引用这句古语说明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危害,他还引用了一个鲁迅关于雷峰塔的论述: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就是因为去捡砖的人太多,今天你拿一块,明天他拿一块,最后塔就轰然倒掉了。倒下来是顷刻之间的事,但过程是渐进的。有的事,总觉得不是燃眉之急,但恰恰是危亡之渐。所以,对于那些“有天线”“搭天线”跑官要官的,凭关系、凭感情选人用人的,哪怕是极少数例子,都不能等闲视之。试想:如果德才平平、投机取巧的?si怕诺玫教岚沃赜茫な蹈墒隆⒉慌懿灰母刹咳疵挥薪交幔褂行乃继な倒ぷ髂兀?br>■ 原典
    臣观前代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人君不能顿为兴亡,必渐于善恶。善不积,不能勃焉而兴;恶不积,不能忽焉而亡。
    ——﹝唐﹞白居易《策林•辨兴亡之由》
    ■ 释义
    《策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年)参加制举试前,拟作的一部时事论文集,共七十五篇。《策林》从时务政治出发,主要探讨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求贤选能之方、整肃吏治之法、省刑慎罚之术、治军御兵之要等八方面问题。
    上面这段话出自《策林》之十四“辨兴亡之由”。意为:国家兴盛,在于拥有人才;国家灭亡,则是因为丧失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其所由来者渐矣”的“渐”,是一个量变过程,但量变会引起质变。白居易警告说,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严重后果。
    中国是人才思想产生最早的国家。《诗经》毛诗序中有:“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诗经》中还有“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四国无政,不用其良”的诗句。孟子认为“尊贤”是_之本,指出国家“不用贤则亡”“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将能否任用贤才提升至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劝学篇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_同志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阐释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的原因。
    学习是中国_人战胜艰难的法宝。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阶段的“在_大兴学习之风”,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_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_者”。读书学习,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_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政治文明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学习对于我们更为重要。_同志曾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来描述部分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好学才能上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_同志曾经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先生的预言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浩瀚的知识,只有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在_同志看来,读书不仅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与此同时,_同志也指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建议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_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如此,才能吸纳丰厚理论营养,博采各类知识精华,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
    ■ 原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
    ■ 释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养生主》篇首。涯:边际、极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与儒家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积极进取精神相比,庄子的思想确实有消极的一面。对此,要辩证地加以分析。
    《庄子•养生主》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完满自己的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_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蕴含着做人做事和_理政的大道理,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_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_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多次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强调领导干部应该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总之,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 原典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北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 释义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离开凤翔时写给新科进士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苏轼在凤翔府任判官时,与董传私交甚笃。董传虽家境贫寒,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素的衣着掩不住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骨,故苏轼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赞之。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_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_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要达到这种境界,_同志曾总结了三点体会和认识: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和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原典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 释义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成功者的经验总结。
    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王国维认为,这种逻辑可从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体现出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登高远眺,所见尽是肃杀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高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用在此处,是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_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_同志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它作为“善读书”的最重要体现。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消化。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力求把 ……(未完,全文共39811字,当前只显示958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_用典汇编

    上一篇:对严以修身的理解认识
    下一篇: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