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思考

  今年_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2012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将以“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创新”为主题,有利于通过学术交流加深对_精神的理解和努力推进深入贯彻实施。因此,我们也对模式探索研究问题进行了几点思考。
  探索模式的重要性
  _一号文件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指出“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而要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因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文件精辟地阐释了必须坚决贯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并有五处提及有关模式探索与创新的内容,可见模式探索与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科技支撑,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中级阶段中期以后,从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全面机械化迈进的发展新时期,文件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给农机化工作者指明了努力前进的方向。
  关于模式的概念和特性
  关于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很多,正呈兴起之势。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模式,对于模式的概念,也有许多不同的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1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思考
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几点思考
“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汇报
农机局督查“三秋”农机化生产和农机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夏季农机化生产工作汇报
2011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
2011年*市玉米机械化生产实施方案
无公害白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2010年县农机局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总结
烟农从人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先进事迹材料
我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调研思考
我县大蒜机械化生产状况调研报告
我县水稻机械化生产调研思考
浅论味精自动化生产工艺
适度、服务对象稳固、作业收益稳定、机具转移顺畅、用户政府满意”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户、农机服务组织,政府“三满意”和“三赢”。模式是在实践中产生,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和再创新发展的。创新突破,稳健发展,再创新突破,再稳健发展,如此不断循环,由低级向高级,生生不息,创新发展,永无止境。这就是模式的不断进化性,也是模式演变的新陈代谢规律。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事物运动变化是没有止境的,最好是暂时的,更好是发展的。
  综上所述,人们研究模式,一是研究模式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得出正确的认识;二是研究模式的推广应用价值及推广应用方法,应用理论于实践,为科学发展服务。
  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从实践和研究的两个角度,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模式的识别与细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模式的示范推广与发展演进。
  首先,是模式的识别问题。模式的识别,就是研究之所以成为模式的特殊性质。任何称为某种模式的事物,都一定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把这些特殊现象的本质(质的规定性)从理论上高度概括表述出来,就成为大家公认的某种模式。正如_同志在《矛盾论》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来说,就是要研究模式的物质内容(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生产技术路线及其装备设施)及社会形式(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农业机械化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因为实际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都是技术装备与组合机制运行的综合表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处理。在现实生产中,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大家可以接受的几类或若干类不同模式。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处理,是因为事物都有差异,没有绝对相同的。但许多事物也有相似之处,用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方法,求大同,存小异,把相似多于差异的事物都归为一类,就可以大致区分出不同类型,有利于分类指导发展。由于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因素很多,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主导作用的因素所决定的。所以对复杂事物要合力找出其影响最大的、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作为区分模式类型的主导因素。例如,湖北和湖南都是水稻和油菜产区,有一定相似性,但湖北是单季稻与油菜连作,湖南是双季稻与油菜连作,其差异性就形成了湖北的“稻油连作”生产机械化模式,湖南的“稲稻油”生产机械化模式,在这里,区分模式类型的主导因素是耕作制度。又如,联合收获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分段收获机械化生产模式,模式区分的主导因素是机械装备。还需注意,全程机械化生产与单一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装备模式区分不仅要看单项环节,更要看全程各环节的集成;不仅要看单一技术装备的功能先进性和条件适应性,还要看全程装备的成套性和配套协调性。
  关于模式的细分,是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一个大课题,总命题,在实际探索和研究中,需要分层次进行细分,具体化才具有可操作性。如,农业是一个总概念,按部门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指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机械化生产;按农作物对象各产业还可进一步细分。如种植业按作物可细分为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甘蔗、蔬菜、苹果、柑橘、葡萄……等生产机械化;按地形地貌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生产机械化;旱作、水作机械化;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按耕种制度可分为一熟、两熟、多熟地区农业机械化等多种不同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只有从实际出发,细分到当地的主要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研究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关于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是指生产模式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自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可能有不够合理、不够健全之处,经过比较分析,有利于促进现有模式的改进完善和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通过比较优选促进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优选模式的示范、推广。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是为优化选择和试验示范推广服务的。例如,多年困扰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玉米机收,山东省组织研究突破,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把全省的玉米机收模式梳理出适宜于不同类型地区的四种技术模式:机械摘穗+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收获模式(主推模式);人工果穗收获+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分段收获模式(适宜丘陵山区等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初期);玉米穗茎兼收机械化模式(适宜畜牧养殖较发达地区);玉米青贮机械化模式(适宜有大型畜牧养殖企业或规模化养殖地区),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荐选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推进了山东玉米机收大发展,玉米机收水平大提高,创造了连续几年提高幅度都在9个百分点以上的“山东速度”,2010 ……(未完,全文共4743字,当前只显示263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思考

上一篇:统计局分管服务业、贸易副局长述职报告
下一篇:乡镇2012年双拥工作总结

相关栏目:三农 农业讲话 调研报告 文教论文 综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