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镇域经济调研报告
镇域经济调研报告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就发展镇域经济进行了调研,经过总结讨论、思考提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一批经济强镇逐步崛起。2013年,全市20个乡镇街道共实现生产总值645.2亿元,6个乡镇街道超过50亿元,其中1个超过100亿元;完成镇级地方财政收入20.74亿元,11个乡镇街道超过5000万元,其中9个超过1亿元、2个超过3亿元;实现镇级工商税收11.68亿元,5个乡镇街道突破1亿元,其中2个超过2.5亿元。

(二)特色产业集群化显现。各乡镇街道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化路子,传统特色产业规模膨胀,新兴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乡镇林果、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部分乡镇规划建设了项目聚集区,特色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

(三)协调发展意识增强。工业乡镇更加注重做大三产、巩固一产,农业乡镇努力新上了一些工业项目,各乡镇街道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升。同时,各乡镇街道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各乡镇积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断加强道路、供水、污水处理、供暖、供电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积极推进人口向镇区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城镇容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区域化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各乡镇街道按照全市“两线两翼”发展布局,实施两线推进,两翼展开,“两线”乡镇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中心城镇和小城镇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隆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25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镇域经济调研报告
  •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 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 全县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 上级领导在调研指导基层_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 经济学院_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

  • 基本经济学原理 汇总

  • 村委会换届选举调研报告

  • 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调研报告

  • 社区平安社区创建调研报告

  • 社区服务调研报告

  • 公路管理局**分局公路养护_机制调研材料

  • 关于法院审理涉老案件的调研报告

  • 对**村的调研报告

  • 于各乡镇的平衡,但_补助乡镇因工资有保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对乡镇的科学发展考核中,部分内容较笼统,惩处力度较宽松。

    三、几点思考

    (一)强市必先强镇,应把镇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乡镇是县域的基本单元,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1、发展镇域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县域经济强往往强在镇域经济。2011年,苏南、浙北的_百强县前10位县市下辖乡镇,基本都是_千强镇,并且大部分排名比较靠前。而我市没有乡镇入围。具体到我市来讲,镇域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境内资源的枯竭,煤矿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必然逐步下降,镇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可见,没有镇域经济的大突破,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2、发展镇域经济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镇域作为城乡经济社会联系的过渡地带,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优势。镇域经济作为以乡镇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本质上是农村综合经济,主题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发展镇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的切入点和必然选择。3、发展镇域经济是改善民生、维护_的重要保障。当前,乡镇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村集体收入增长乏力,无钱办事的问题突出。比如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经济薄弱乡镇普遍相对落后,民生保障水平不高,已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只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壮大乡镇财力,才可以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才可以实现镇域的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县域的_。4、发展镇域经济应坚持的原则。镇域经济是以镇区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最基层的综合性经济,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发展镇域经济中,应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科学定位,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框架内,依据乡镇街道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坚持分层管理,根据各乡镇街道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发展前景,按照“促强扶弱带中间”的推进思路,科学分类,分类施策,差异发展,推进区域重点镇率先崛起、中等发达乡镇争先进位、欠发达乡镇跨越发展;坚持统筹推进,统筹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业化引领全局,应把特色产业集群作为镇域经济的支撑。工业是强镇之本,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方向,也是提升镇域经济发展质量、支撑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1、突出中心。多年来,我市统筹配置县域资源,合力培植的煤电化、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部件、起重机械、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正加快向集群化发展,这是我市产业竞争的优势,也是各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规定动作”。因此,应针对各乡镇不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引导各乡镇街道站在全市层面,增强大局意识、合作意识,以我市重点培育的产业为主线,结合全市区域空间布局、主体功能区定位,打破本乡镇产业局限性,促进各种优_量和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集中集聚,合力在全市范围内培植这些产业,避免单个乡镇贪大求全,搞小而杂。2、善于突破。引导激发各乡镇进一步开动脑筋,勇于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深入挖掘各乡镇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人口等方面潜力,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做好“自选动作”,培植一批专业村、专业镇,为县域特色产业搞好储备。农业乡镇应运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农场经济和林场经济,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应打破唯农业论,突破发展工业经济;对现有布局分散的镇、村企业,按照产业链要求,统一迁入园区,集中集聚发展,打造清晰合理的经济布局。工业乡镇应顺应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融合要求,发挥优势,加快培植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形成产业体系完备、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3、进位升级。筛选成长性快、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乡镇特色产业,纳入市级重点产业扶持范围,制定完善政策,集中更多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加快设立项目聚集区;引导不具备条件的乡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遵循产业演进、升级规律,创新乡镇合作推进机制,联合建设项目聚集区,创造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培育壮大我市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新上项目质量,健全完善项目建设评审制度,提高产业强力支撑力。4、提升内涵。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的_在于集群化水平。应把产业耦合度作为产业集群培植的关键,围绕产业链条的长度和厚度,一手抓龙头企业培育,一手抓配套企业集聚,依托科技创新,纵向搞研发设计、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制造,拓展上中下游产品,横向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配套,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完善产业链,提升规模化水平。创新“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建设机制,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行业协会等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提升技术竞争合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城镇化创造需求,应把城镇建设作为壮大镇域经济的新动力。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平均可带动一次性投资2万元;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相当于3.6个农村居民的消费;镇区聚集人口一般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综合聚集功能。从我市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各乡镇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在当前需求不振、增长乏力的局面下,加快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增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拓展经济发展空间。1、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应按照城 ……(未完,全文共6758字,当前只显示325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镇域经济调研报告

    上一篇:市流动文化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下一篇:结合_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党史文化调研报告

    相关栏目:县域 教师 党务讲话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