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陕西玉米机收品种选育与推广的思考
陕西玉米机收品种选育与推广的思考

摘 要: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成为种业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玉米品种发展入手,分析了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与玉米产业革命的关系,阐述了机收品种成为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玉米机收品种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创新种质资源、运用现代育种方法、密度与株型选择、脱水与果穗选择的机收品种选育思路;根据陕西实际,分析了收贮设施和烘干设备建设,在机收品种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育种者、管理者、营销者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题词: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思考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粮食作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从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入手,研究玉米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村进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极为重大。
1、陕西玉米品种的发展
1.1 复杂的生态环境与陕西玉米品种的多样性
陕西南北狭长,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形成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截然不同的自然气候区。各区内由于气候、地形、土质、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玉米生态分布和耕作栽培制度,有比较明显地春、夏播玉米之分。陕北渭北春玉米区,该区大于10℃的积温为2800-4200℃,玉米生长期平均气温22-25℃,光温生产潜力13500-27000kg/hm2,种植制度春播,一熟,适宜种植品种,中熟或中晚熟。陕南春玉米区,该区大于10℃积温为2200-3400℃,玉米生长期平均气温18-22℃,光温生产潜力10500-16500kg/hm2,种植制度春播,一熟,适宜种植品种,中熟或中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11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陕西玉米机收品种选育与推广的
进玉米产业发展,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_,找准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采取重点突破,全面跟进的策略。依靠科技进步,选育和推广机械直收籽粒玉米品种(以下简称机收玉米品种)不仅是破解玉米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而且对推进整个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选育推广机收品种是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新形势,促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新要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 机收玉米品种的特点和选育
2.1 机收玉米品种的特点
机械直收籽粒玉米品种是一类特殊的玉米品种,对该类品种的生产要求,一是机收时籽粒破碎率低;二是机收时田间果穗遗落率低;三是机收时倒伏倒折率低。为达到上述三个指标,机收玉米品种应具备以下主要生物学特性。
2.1.1 根:根系发达,主根、须根和气生根生长旺盛。
2.1.2 茎:茎杆粗细适中,坚硬,韧性强。
2.1.3 籽粒:籽粒完熟时含水量低,脱水期脱水快,硬粒型或半硬粒型,硬马齿型。
2.1.4 穗轴:含水量低,穗轴细,硬度大,韧性强。
2.1.5 株型:株型紧凑,大小适中,不贪青,穗位整齐,果穗与茎杆夹角适中,完熟后苞叶松,果穗下垂。
2.1.6 抗茎腐病。
2.2 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思路
机收玉米品种既要具备一般品种所具有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用性等条件,又要达到生产上对机收品种要求的机收时籽粒破碎率、果穗遗落率、倒伏倒折率低等三个条件。在具体育种目标制定上,既要考虑丰产性、抗逆性、品质等,又要特别考虑机收对品种的抗倒性、籽粒含水量及生育期等生物学特性的特殊要求。在育种思路上要从机收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入手,采用现代化的育种方法和手段,综合利用各种特异性种质资源,按照春、夏玉米品种条件的差异,先易后难,构建机收品种选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物质体系。
2.2.1 充分收集创新各种特异性种质资源。优良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基础。早熟、抗倒、抗病、籽粒含水量低、脱水快等特异性种质资源是机收品种选育不可缺的物质条件。从我国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上看,每次品种的更新,都是我国相适应的种质资源的更新、创新和积累的飞跃,说明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是引领品种选育是品种更新更换的关键。在培育机收玉米品种时,要突出基础材料的收集、创新和外引种质的驯化改良,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利用二环系的水平上,必须走自主创新的育种之路。一是要针对性的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等形式,广泛收集国外特异性种质资源;二要利用国内已建成的杨凌、深圳、_三个新品种交易平台和各个育种联合体、育种联盟、合作项目,实现国内外特异性种质资源的交流、交易和收集利用。三要对收集的各种特异性材料进行创新和改良。
2.2.2 正确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方法。常规育种技术是育种工作的基础,现代育种技术是常规育种方法的延伸和补充,两者是相互补充和促进的,传统的育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代表了育种科学发展的方向。常规育种技术在育种技术实践中曾经处于,而且必将继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利用这一技术曾经而且还会育成大批的优良品种,但它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一是育种周期长,从杂交到育出品种一般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多年;二是效率低,每年要配制几百个甚至上千个杂交组合,常常是从中选出一个品种就很不错了;三是预见性差,一般很难预测杂交后代的表现,有时即使成功,也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原因。在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以及生物分子育种技术,在提高选择效率预见性、缩短育种周期、改善品质、增强品种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弥补常规育种技术的不足,是实现作物育种突破的关键。在未来的育种实践中,要优化育种程序,将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建立高效、快速的新品种培育技术新体系。在后代单株选择与稳定过程中,正确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未成熟胚培养成苗技术、玉米花粉诱导等技术。广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弥补常规育种的缺陷,促进传统育种方式与现代育种方式相结合,把农作物育种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3 机收玉米品种的密度与株型选择
适当的密植是增产的措施之一,但脱离生产水平的极端密植能否在大面积生产上获得高产值得商榷,但高杆、大穗和晚熟稀植的育种方向不可再延续。种植密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生态区种植品种、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水平与习惯的综合体现。因而在选育机收玉米品种时,既不能将目标密度定的太低,也不能定的太高,根据目前国内试验结果,结合陕西实际,机收品种的生产密度在陕西4500—6000株是可行的。机收玉米品种的株型应该是紧凑型,植株的大小要适中。机收品种总体来说密度要比目前大田种植密度大,而株型要紧凑,当然密度也不是越大越好。
2.2.4 籽粒脱水与果穗选择
影响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二个方面:一是成熟期的玉米籽粒含水量,二是脱水期的脱水速度。玉米籽粒含水量大小不是靠太阳晒,而是在形成黑层之前,玉米植株对果穗有一种很强的抽水作用,大部分水分是靠植株把籽粒里的水分抽走的。在玉米灌浆期,植株依靠传导系统,一方面将碳水化合物等有机成分传输到果穗,另一方面将果穗中的水分从籽粒和穗轴中运走,降低穗部含水量。因而在灌浆期要选择植株保持较好健康状态,成熟期籽粒含水量低的组合,在此基础上,要选择穗位整齐,果穗与茎杆夹角适中,完熟后苞叶松散,果穗 ……(未完,全文共6035字,当前只显示290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陕西玉米机收品种选育与推广的思考

上一篇:种质资源国家惠益分享法律机制构建初探
下一篇:南阳市夏玉米生产潜力研究

相关栏目:粮食 调研报告 文教论文 综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