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各怀鬼胎的“叫魂”闹剧
各怀鬼胎的“叫魂”闹剧
书名:《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作 者:(美)孔飞力 著 陈兼,刘昶 译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99年1月
版次:第1版


作者介绍:
孔飞力,1933年9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50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威尔逊高级中学,同年考入哈佛大学。现为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及历史与东亚语言研究所所长,亦为美国文理研究院院士。
在历史学的行政业务方面,除了在芝加哥大学及东亚研究中心、美国历史学会会刊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担任要职外,曾于1980年至1986年间主持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在著述与教学方面,被公认是继费正清教授之后,引领美国的近代中国史研究走到新方向的一个重要学者

时代背景:
“叫魂”案起于1768年,1768年正处于清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乾隆皇帝执政的第33个年头,而且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代表着整个大清王朝统治巅峰,中国沉浸在乾隆盛世的繁华景象里,西方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中国人却似乎已无事可做,而商业的活力、人口的增长、弘历的好运气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好大喜功使社会显得生气勃勃又相当稳定。

内容简介:
1768年,一个由中国千年帝制时代空前绝后的乾隆皇帝统治年代,然而,看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89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各怀鬼胎的“叫魂”闹剧
呢?恰恰相反,倒是人们的轻信已经扰乱了民间的秩序。” p9人们被恐惧俘获,成了叫魂案的推动者。心生不安,人们选择正当的法律程序,以获得心理上的自保,但政府官员无法呈现给人们想要的“真实”,惩治叫魂妖士,却反将“举报人”惩治,这在人们看来是多么荒唐的,人们对所依赖的权威感到不满意,这不仅让人们感觉不到安全感,还激化了人们的不安。社会矛盾激化,一个_自保意识开始形成,对外来人产生“偏见”,并将这种不安的情绪作用于他们,人民开始对具有叫魂嫌疑的乞丐、道僧和陌生人大打出手。
社会层面上,清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正是经济生气勃勃,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当时的江南地区就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这些源于清朝前代的休养政策、和平发展的功绩。但孔飞力先生却以镀金这两字“赞扬”这一个十全皇帝统治的时代,因其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来自社会压力过大而潜藏危机:1、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大量的出口,使得白银供应量的增加。2、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和财富在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分配不均,差距在不断扩大。3、严酷的生存竞争,缺乏安全感和权利的保障,神经紧绷,社会充斥着相互敌视的决气,焦虑、不满、沮丧的情绪。正如作者所述:“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农村家庭能够生存下去,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投入每个人的劳力。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谈到十八世纪晚期的意识,又带出了两个更大的问题:第一,不管中国的经济成长从绝对值来看给人以多么深刻的印象,它是否能够抵消中国人口的巨大增长?第二,存在于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又对人们关于自己生活安全的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p42
官员:指鹿为马
面对突如其来的叫魂案,政府官员刚开始保持着理性的态度,对“叫魂”进行了分析,一种是不相信,但如何安抚民众;一种是半信半疑,希望以后续的事件发展,来进一步辨别,以做出相应的准备。还有一种是相信,但可能与本案无关,如何找到真凶惩戒,以平息叫魂事件。大多数官员都是处于前两种态度,毕竟案件深究下去,得到的结果始终是“叫魂”是子虚乌有的,但政府官员无法以强硬的立场来对民众进行宣告,身处封建时代,整个制度就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官员无法代表整个帝国。而后,叫魂案愈演愈烈,政府官员已经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了,相对于如何安抚民众情绪和平息来说恐慌来说,政府官员更在意的是自身的乌纱帽,如何在民众与君主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更多在意的君主)成了政府官员的主要问题。于是有些官员怕因此受到牵连,截断向上反馈的信息,使得准确的信息无法传至君主。为了平复人们心中的恐惧,官员开始利用屈打成招和严刑逼供的方式来“惩治”叫魂罪判,来演这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实现人们心目中的“真实”,同时,也说服君主;而如此发展,冤假错案成了官员的乌纱帽的“护身符”,更阻止不了叫魂恐慌的蔓延。这场欺上瞒下的戏,也演变成了统治者和官僚体系之间的斗争。
君主:画地为牢
由江南地区席卷而来的叫魂案,触动了统治者的神经,在统治权力面前,统治者看到的是_清廷的政治阴谋。尤其是叫魂自身带的剪辫这一特性挑动了统治者潜伏已久的不安,剃发蓄辫意味着臣服于大清朝的统治,想当时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强制性,且对于汉族来说是带有奴役和耻辱的行为,今又出现剪辫的叫魂案,不免的让统治者联想到被统治者又在蠢蠢欲动,让弘乾隆皇帝更加确定这是一场针对满族人的谋反。再就是出于汉化的忧虑,因为汉化导致了种族特性的渐失甚至消失,乾隆皇帝担心自身民族的优越性从此丧失,同时汉化带来的官僚腐败,行政效率低下,特别是叫魂案,本身就带着政治恐慌的眼界去看待,又因底层官员为自己的私欲,截断了本来弊端很大的通讯体系,所知甚少,自身正常的这样使得乾隆皇帝对控制与驾驭官僚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由此也加深了他对官员的不信任和愤恨,于是出现了以谋反的罪名整治了当朝的官场,就是所谓的政治罪,“政治罪”的形式打破常规,将整个官僚机器置于皇帝的威权之下。君主与底层官员的一场博弈由此拉开。君主以此为契机,整肃整个官场,并彰显了他个人的权威。然而,他的权利纵横,导致了底层官员情绪的恐慌,出于自保的心理,官员欺上求自保,最终导致冤假错案的不断 ……(未完,全文共4207字,当前只显示233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各怀鬼胎的“叫魂”闹剧

上一篇:公司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
下一篇:乡镇党委书记2017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