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大河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大河县位于珠三角之间,县域面积897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下辖7个乡镇、2个街道办和开发区、现代产业园、塑料生产基地三个省级工业园区。2007年以来,大河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围绕珠三角求发展,提出了“依托两城、建设三区、开发两河”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两年加速度、三年大跨越”的发展步骤,经过三年的努力和探索实践,实现了以园区项目建设、农村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下面,将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形势
1、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4.7亿元,同比增长12%;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4.4亿元,同比增长17.4%。
2、城乡收入进一步提高。珠三角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8.0238亿元,同比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04元,同比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7元,同比增长8.9%。
3、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3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48%。
4、园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入。三大省级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5亿元,全县竣工及在建总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达到274个,其中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64个,已完成投资103.8亿元。
5、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县新增各类民营经济单位3248家,千人拥有民营企业数达到5.7户;9个乡镇级全民创业辅导基地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200万元,累计建成投产企业371家,带动就业1.6万人;3个基地被认定为“江都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示范基地”。
6、现代服务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灯饰城4家老旧展馆完成扩建改造,国内家居领军企业红星美凯龙集团投资6.5亿元、经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29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 宁津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 浅谈我市经济发展经验对经济发展的启迪

  • 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 学习_精神研讨发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以_精神引领县域经济新发展

  • 在全县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发展暨基层党建工作推进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发挥政协优势,服务经济发展

  •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 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 准确理解把握_7·26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效能监督检查”活动,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机制;设立行政效能监督投诉电话,发现、解决一批低效环节,促进政务运行提质提速;建立和完善了涉企集中收费、进企检查备案、企业生产“宁静日”等制度,促进文明执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通过不断协调银企部门关系,帮助企业不断规范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金融部门授信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小额信贷机构的补充作用,引导小额信贷机构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4、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强承载力。按照“卫星城、后花园”的城市发展定位,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三大园区全部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了“城区西扩、开发区东移”城市框架。同时,自年以来,不仅集中财政资金保障重点建设项目,而且通过转变经营手段、进行多元化投资的方式,通过“靠加快改制融资、靠灵活经营生资、靠敞开城门引资、靠诚信建设贷资”等多条腿走路的方法,累计投资数十亿元,新、改、拓建道路工程200余公里,实现了月沈高速大河第二出口顺利施工、密涿高速月冀界接线协议正式签订、南苏65公交线路月沈高速班车投入运行,大河与南苏“同城一体”正加速实现。另外,投资3.2亿元进行了县城主城区“两街一路”景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年累计拆迁面积38.2万平方米,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5、繁荣发展第三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亮点。借助区位优势,以打造“顶级品位珠三角后花园”为定位,一方面发挥“大河第一城”、“灯饰城”的品牌带动作用,在现代服务业、灯饰业方面进行招商引资。筹资8亿元对3家灯饰展厅进行了完善改造,进一步扮靓“灯饰之都”,提升大河灯饰城的品牌优势;成功引进了上海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博览中心项目、大河国际生态城项目、合生亚太灯饰材料总部集群基地项目等一批批大项目落户,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河堤开发工程,上海绿地、南苏万通、广州富力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抢滩登陆,总投资超千亿元。这些大项目的集群落户,使大河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性承接珠三角市场之所需,有力聚集珠三角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吸附先进产业和社会资本,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6、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加新内涵。一是开展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在平台搭建上,引入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公司,建设了11个乡镇级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200万元,其中3家被认定为“江都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示范基地”。在政策服务上,降低了创业门槛、拓宽了创业领域、减免了各种规费;积极构建新型银企合作平台,举办了首届银企对接洽谈会,同时引导各类小额信贷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各类优质高效服务,切实解决了创业启动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珠三角年我县5家民营机构共为中小企业融资6.3亿元,全县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0亿元。二是发展高效农业,促民增收。实施了六个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开发面积12.74万亩,总投资9129万元,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48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93万公斤,新增蔬菜生产能力4174万公斤,增加种植业总产值10424万元,农民增收3386万元。而且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让我县的特色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优质粮食基地38万亩、无公害蔬果生产基地22万亩、猪鸡鸭等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养殖专业户2600户、“一村一品”专业村35个,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三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农业项目。坚持以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珠三角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专业协会组织4家。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招商形式,成功引进了生物质(秸秆)环保发电供热、种鸭繁育、奶牛养殖场、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的涉农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
    7、倾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大空间。2017以来,我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围绕园区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等县域经济规划,按照县城、安平镇、蒋辛屯镇和北运河、潮白河区域的“三点两带”新型城镇布局,把840个村街全部纳入村庄整治范围,按照组团式、花园式、园林式、生态型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倾力开展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水、路、电、讯、绿化、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我县统筹考虑村民养老、医疗、教育、再就业、社会福利等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截止到珠三角年底,全县已有158个村街正式纳入村庄整理序列,吸引了深圳万科、广州富力、上海绿地、南苏世贸天阶、广东香江、江都建设等30多家国内顶级开发企业纷纷进驻大河,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总投资2000多亿元, 4个组团28个村街已经启动搬迁建设,yi镇街村、庄村已经顺利实现回迁。村庄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了设施完善、保障健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虽然我县经济一直在高位运行,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度推进,由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但是与同样处于第一梯队的相比,经济总量依然偏小。比如,珠三角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114.7亿元,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68亿元、216亿元;珠三角年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34.4亿元,而分别为87.98亿元、103.43亿元;珠三角年我县财政收入8.023亿元,分别为32.5亿元、20.47亿元,与之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2、园区大项目支持作用还未显效。虽然我县依托三大省级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绩,珠三角年引进项目数量和开工项目数量都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这些项目均处于开工建设阶段,还未投产,因此支撑作用尚未真正显效。
    3、城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投入几十亿元用于 ……(未完,全文共7000字,当前只显示337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上一篇:县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下一篇:法院党组书记2017年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相关栏目:县域 教师 党务讲话 科技 科学发展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