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对推进现代化美好省份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强调要高质量起步、高水平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我省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召开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市委关于实施“千万工程”开展“百村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决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更高站位领悟“千万工程”重大意义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间,“千万工程”范围不断延展、内涵日益丰富,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我们要深刻领悟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首先,党中央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党的二十大对建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91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 在全省发改系统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 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全省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总结暨常态化推进工作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全省机关“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部署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 市总工会在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 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市委主题教育专题调研督导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暨规范化品牌化建设专题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 社区主任在街道社区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 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做法、路径模式。
    三、以更实举措推进“千万工程”重点任务
    对标全省“千万工程”五大行动,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环境美村工程。我市“六分山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自然生态本底良好。要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坚持“村要自然、镇当城建、县城现代”理念,因地制宜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高标准编制或修编精品示范村规划,推动乡镇政府驻地开发模式全面升级,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施大整治、微改造、精提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美丽、更有颜值。大力实施“摇钱树”工程,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每年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单位“送树下乡”活动,全面发动农村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和庭院栽种银杏、薄壳山核桃、香榧等高效经济苗木,既美化庭院、绿化村庄,又促进农民增收,更有益于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实施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黑色化率,加快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便捷;开展农村供水问题专项整治,加快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让农民喝上更安全健康的水。二是实施产业强村工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做足“土特产”文章,提升“种养加”水平。做优做强高效生态农业,怀宁蓝莓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宿松油茶基地发展到17万亩,是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要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县一特”,支持岳西高山蔬菜、望江黄鳝等产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单打冠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系统整合“好看、好玩、好吃、好住、好购”等旅游元素,推出一批“宜字号”精品线路,策划一批“宜字号”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宜字号”节庆赛事活动,加快建设长三角最受欢迎的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推广潜山“皖美潜宿”、岳西“一宅两院”等模式,鼓励在外老乡回乡改造老宅、建设民宿,支持农房统一经营、公开招租、盘活利用,打造环天柱山、环花亭湖、岳西石关和鹞落坪、宜秀龙山凤水、桐城嬉子湖等高端民宿集群。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行整乡镇组建强村富民公司,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效益挂钩机制,推动村均集体经营性年收入稳居全省前列。三是实施人才兴村工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深化人才归乡行动,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路径,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能人、农民工、企业家、退休干部等返乡创业,引导各路人才带回资金、技术、新观念,积极投身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人气旺起来、发展快起来。加强乡村人才引育,大力培育乡村生产经营人才、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人才“三支队伍”,发掘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有关政策,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组建市下乡返乡人才协会,让各类人才安得下心、扎得下根,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四是实施文化润村工程。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素有“安徽之源、禅宗之祖、文化之邦、国粹之乡”美誉。要强化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文化基因和美好品德传承弘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特色文化,加强皖江文化、桐城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发展,高质量办好黄梅戏艺术节及展演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等活动,举办全国性戏曲票友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戏曲名城。传承保护乡土文化,加强望江挑花、潜山痘姆古陶制作技艺和岳西高腔、宿松文南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形成一批具有我市标识的文化品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组织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望江油菜花赏游等活动,每年轮流举办全市性“村晚”示范演出活动,切实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五是实施治理安村工程。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一些地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三孝调解工作法”等一批基层善治品牌,产生了积极影响。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有没有发展、有没有非访、有没有腐败”衡量标准,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示范创建行动,每年谋划一批小切口“书记项目 ……(未完,全文共4296字,当前只显示238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上一篇:在全省发改系统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下一篇:关于我市清廉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关栏目:教师 就业 建筑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个人总结 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