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__作的十七大报告中,用了两个段落细致阐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思路。“公平”二字被置于相当显著的位置。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工资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工资不但具有劳动报酬和生活保障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投资作用。在_上下认真总结十一五成绩,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不断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同时,有必要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重新认识,这也是落实_,实现又好又快发展_想的体现。
    一、正确认识现行分配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_十一届_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工资制度有了重大改革,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员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了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方利益的制衡机制。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如结构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和浮动工资制、效益工资制等,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客观调控体系。但是这些制度与建立_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1、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滞后。国有企业内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仍然十分严重,平均主义严重是造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能真正建立的重要原因。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收入未能与其对企业的贡献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8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市国税局副局长在税收收入分析会上的讲话

  • 在税收收入分析会上的讲话

  • 关于我县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浅析

  • 浅析国企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国税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 2009年第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析

  • 对政府非税收入分成及结算体系的调研报告

  • 浅析_食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对工商部门查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的重要意义

  • 从收入分配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2008年上半年地方税费收入分析

  • 和谐社会更需要公正的收入分配

  • 对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后征管工作的思考

  • 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析

  • 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这是对_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它有利于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经济建设;有利于资本、技术、劳动、经营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组合和要素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指示器,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可根据市场的变化、自身经营情况和劳动力供求状况,自主确定企业的工资水平、工资总额、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增资时间、增资条件、企业员工享受必要的补贴、津贴等收入,做到企业的收入分配受市场的调节与制衡。在生产要素中,如果生产力要素不是通过收入分配的市场机制作用,合理流动达到最优组合,还存在着单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调节机制,整个市场经济就是残缺的,不完全的市场势必造成整个经济_的混乱。从客观上讲,国家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是整个经济_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它方面放松了,而惟有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不够导致收入分配制度仍然由国家控制,国家就没有完成职能的转换,市场经济就难以实现。从微观上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自负盈亏就必然要求自主经营,企业就必须要有自主支配的财权。分配是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收入分配制度是企业章程或规章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反过来,企业拥有分配自主权后,就能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调整员工收入,增强收入分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生产的再发展,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好地实现自负盈亏。
        四、收入分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中,观念的更新,政策的制定,力度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但首先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就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利用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能够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出;或是以尽可能少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出。公平则含有较多的价值判断内容,是一个多解函数。但是,公平绝不是平均,假若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其年龄、性别、能力和劳动贡献差别都得到相同的收入,则实际上是名义上的平等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将公平定义作为每个人的收入与他做出的贡献完全匹配也是有问题的,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公平和效率的区别,其实机会平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实现某种分配制度的完全公平。
        _十六大及十六届_全会多次强调,在收入分配领域,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对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彻底否定。效率优先,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坚持效率优先,在国有企业中就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让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挂钩,要采纳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分配制度,同时也是贯彻落实“_”_想的具体体现。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还应注意兼顾公平原则,就是让全体员工都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不兼顾公平,那么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就会被少数人分享,与_的本质和国有企业的性质不符。
        其次,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还应坚持“两个低于”原则和能增、能减原则及其它原则。
        五、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工资总量的形成、工资水平的确定和工资分配方式。
        1、工资总量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是一种资本投入,它的投入必须产出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资总量的形成机制必须是工资投入产出效益机制。在任何生产过程中,都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也是生产要素的一种,而且在整个生产要素投入中占主导地位。工资正是劳动投入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企业投入的工资和其它要素一起发生作用,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工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来看,工资的投入必须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而企业的利润又决定着工资的分配量,工资分配过程又成为下一次投入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工资投入的多少既直接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率的好坏,又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工资投入量与企业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收入分配又可反作用于生产。企业通过增加工资投入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有效劳动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工资总量的确定和增长,必须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要在指导思想上确立工资效益原则,建立有效地工资投入产出效益机制。同时工资作为投入,要讲究投入的经济效益,没有产出的工资投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决策工资的投入时,要注重掌握好投入量、投入结构、投入时机,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唯一原则。应该做到:正确理解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建立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标准;建立企业工资总额增减机制,克服其增长的刚性。
        2、工资水平的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量与工资水平有密切关系。这表现为它们都受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但两者也有区别。企业总体的工资水平更直接与 ……(未完,全文共5880字,当前只显示283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上一篇:深化“三个三”,提高工会办公室人员素质
    下一篇:财务兼支部宣传委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相关栏目:公司 企业讲话 规章制度 改革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