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深入_的_精神,全面落实_,根据《武都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立足我区中药材产业优势得以科学谋划、有效开发,得到有序建设和稳步提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中药材生产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产业发展现状
1.1规模化生产势头强劲
武都是甘肃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受比较效益鼓励和市场需求拉动,中药材生产呈现持续规模化发展的强劲势头。2013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12.4万亩增加到20.6万亩,年均增长2%;产量由1230万公斤增加到2866万公斤,年均增长5%;产值由0.98亿元增加到2.63亿元,增长75%。目前,全区有十多个乡镇中药材种植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全区现有家种药材品种71种,常见有20多种,其中传统道地品种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和优势地产品种柴胡、板蓝根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到2013年底,中药材面积已发展到20.6万亩,总产量2866万公斤,产值2.63亿元,有药农19.3万人,药农人均收入1200元,占药农人均收入的45﹪。
我区已建成红芪、党参、大黄、半夏、猪苓、杜仲、山茱萸、当归等生产基地。其中红芪8万亩、党参3.4万亩、柴胡0.8万亩、杜仲0.7万亩、山茱萸0.8万亩、猪苓5000窝。建立了红芪标准化生产(GAP)基地500亩,建立了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3000亩。此外,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如黄芩、款冬花、独活、半夏、天麻、秦艽等发展迅速,并初步形成生产优势。
1.2优势产区已经形成
武都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优势产区,即马营池坝高寒阴湿当归大黄种植区,米仓山系(鱼龙、安化等)红芪种植区,洛塘林缘木本药材种植区和半山干旱小杂药种植区。同时建设了一批特色突出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包括以马营池坝高寒阴湿当归大黄种植区;米仓山系(鱼龙、安化等)红芪种植区;洛塘林缘木本药材种植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46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 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 基层调研报告:房地产业发展调研与分析

  • 高位推动 创新机制 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再升级

  • 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市委书记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 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 汾阳市柳林县和黄龙县核桃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

  • 赴甘肃省静宁县学习苹果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 在西甜瓜(蔬菜)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暨江苏***中国西瓜之乡授牌仪式上的致辞

  • 县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思考

  • 乡村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 老路新走,产业发展容光焕发

  • 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

  • 坚的优势特色产业。
    3.2总体目标
    从种子种苗入手,加快道地品种提纯复壮和品种认定,统一技术,集中繁育,提高良种普及;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初加工能力;支持企业,建成区域中心市场,稳定道地药材价格,确保药农收益持续增长。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我区道地药材良种普及率达到65%以上,质量有明显提高,农民增收能力提高30%,初加工能力提高50%以上,中药材总产值达到5亿元,中药材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
    产品档次有明显提升,仓贮和流通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把武都逐步打造成全省一流的药材生产基地,道地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3.3规划期限及范围
    规划建设期3年,即2014~2016年。范围涉及36个乡镇564个村9.68万户。
    第四章 产业布局
    4.1生产布局
    武都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优势产区,即高寒阴湿当归种植区、米仓山系红芪种植区、洛塘林缘木本药材种植区和半山干旱小杂药种植区。
    4.2四大优势区域
    (1)高寒阴湿种植区。该区域气候冷凉,海拔1800米以上,重点以当归为主,倒茬品种以黄芪为主,同时种植大黄、党参等药材。涉及马营、池坝、马街、汉林、蒲池、隆兴、桔柑、坪垭等8个乡镇, 62个村。
    (2)米仓山系红芪种植区。该区海拔1500-2000米,主光照充足,干旱少雨,适宜于喜阳耐旱药材的生长,重点种植红芪。涉及鱼龙镇、安化镇、柏林乡、外纳乡、城郊乡、玉皇乡、郭河乡、龙凤乡、马街镇、汉林乡、甘泉镇、佛崖乡、汉王镇、蒲池乡等14个乡镇,139个村。
    (3)洛塘林缘木本药材种植区(包括菌类药材)该区域海拔1100-2200米,山大沟深,地势陡峭,草木茂盛,重点以杜仲、山茱萸、天麻、猪苓等品种为主。涉及裕河、龙坝、五马、枫相、洛塘、琵琶、五库、三仓、月照等9个乡镇,115个村。
    (4)半山干旱小杂药种植区。该区域海拔1100-1600米干旱少雨,重点生产板蓝根、穿龙薯蓣、柴胡等药材。涉及石门、角弓、外纳、三河、两水、桔柑、汉王、玉皇、郭河、柏林、龙凤、汉林、蒲池、佛崖、安化等15个乡镇,95个村。(详见优势区域规划表)
    4.3初加工企业布局
    扶持当地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中药材加工园区,形成特色中药材饮片及中药提取纯化生产基地。
    4.4市场体系布局
    重点建设安化中药材市场,将城关中药材市场进行整合,统一市场主体,统一规划建设,建设中药材物流园区、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网络交易信息咨询与配送中心、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产品展示与技术服务中心,最终把武都区城关中药材市场建成带动全市、跻身全省前列的区域中心市场。
    第五章 发展重点
    5.1支持种子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生产
    首先规范种子、种苗生产繁育,从源头上抓好中药材种植生产。由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统一组织道地药材种子繁育,开展传统品种提纯复壮,确保种子纯度,开展主产药材新品种系统选育、引种筛选、野生资源栽培驯化研究。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分两个层次推进:一是主要依托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点,集中开展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新型栽培模式示范。二是引导和鼓励制药企业和饮片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共同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5.2支持加工企业GMP认证
    支持建设达到GMP标准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和浸膏提取生产企业,重点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鼓励消化优势道地品种原料,带动农民增收。
    5.3支持流通体系建设
    ──建设武都钟楼滩和西关中药材区域市场。依托西关中药材批发营销企业和仓储条件,通过规范内部制度管理,加强与仓储、营销企业合作,建立国内外联运快运机制,建设中药材网络交易、信息咨询与配送中心。
    ──建设三大市场和十个产地市场。依托城关、安化、三河等市场现有基础,通过完善设施设备,规范交易管理,提高吞吐能力,通过硬化晒场、扩大仓储、提高转运能力、添置加工设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交易水平。
    5.4支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建设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重点产区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履行中药材质量监管职能,加强对上市交易中药材的质量检测管理,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引导生产源头的规范化种植。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建档管理,推进中药材质量追溯制度建设。
    ──加强资源利用与生产技术创新。针对中药材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种子系选繁育、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濒危资源保护、人工驯化栽培、安全防蛀防霉处理、药材加工工艺创新、副产品综合利用、高效提取和废渣无害化处理等生产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破解技术难题。
    ──加强产业指导与技术培训。成立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规划实施和对各乡镇工作的督察及区直有关部门工作的协调,并建立联席办公制度,统筹协调中药材产业开发建设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建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并从财力、物力以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同时,组建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指导组,为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咨询,为全区中药材资源利用、规范种植、标准制定、质量监控、新药研发等提供指导和评估。
    第六章 重点建设项目(见表1)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7.1估算依据
    (1)国家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2)现行有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定额等,以及国家正式颁布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3)当地类似工程的造价。
    7.2投资估算
    重点项目总投资为16460万元,其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000万元,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2660万元,农民科技培训2200万元,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5700万元,技术创新及攻关900万元。见表1
    表1 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


    一 重点项目       16460
    1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5000 
    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新建 在安化、鱼龙、甘泉、隆兴、外纳、玉皇、郭河、龙凤、汉林、龙坝、马街等乡镇。 建立中药材红芪GAP标准化生产基地8万亩、穿龙薯蓣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 5000
    2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660 
    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新建 安化、鱼龙、甘泉、隆兴、龙坝、佛崖等乡镇。 红芪3000亩、党参2000亩、当归2000亩、穿龙薯蓣1000亩、大黄1000亩、黄芪1000亩。 2660
    3 农民科技培训       2200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新建 武都区 重点培训中药材栽培技术等每年培训农民2000人,五年培训总人数1万人次。 1600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新建 武都区 重点培训现有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培训30人,五年培训总人数,150人次。 600
    4 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5700
    ……(未完,全文共7883字,当前只显示379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上一篇: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促进花椒产业发展的意见

    相关栏目:科技 党务讲话 科学发展 人事 城建讲话 计划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