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21学习弘扬袁隆平先进事迹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21篇汇编大全
2021学习弘扬袁隆平先进事迹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21篇汇编大全

目录
2021袁隆平精神及事迹心得6篇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个人体会5篇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6篇

2021袁隆平精神及事迹心得
【篇一】
提起袁隆平的名字,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头,更是兼具分量和荣光。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创造中国粮食奇迹的一代巨星就此陨落,国人无不为之哀恸悲伤,得之袁隆平逝世消息后,长沙市民更是自发来到医院,深情送别袁爷爷。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让中国人不再饿肚皮,解决了千百年来的吃饭问题。袁老的一生和粮食作伴,与饥饿为敌,让十四亿中国人不再忍饥挨饿。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的专家,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杂交水稻攻关,不断刷新产量记录,直到今年年初,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依然活跃着袁老的身影。
袁隆平说过:“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一株水稻,一碗米饭,是袁老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袁老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饥馑,没有灾荒,这是平凡世界里最朴实、最美好的愿望,在袁老的努力下,一点点地变为现实。
袁老的梦想是希望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目前,杂交水稻在国内的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4亿亩,每年在海外的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也必将铭记,这样一位让梦想超越现实的科学家。
袁老还有一个梦:“我曾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我和助理们一块在稻田散步,在稻穗下乘凉”。禾下乘凉的背后,是丰收的喜悦,是袁老践行农业报国的坚定决心,他和他的团队,实现了粮食的增产增收,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粮仓满了,肚子饱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肆意浪费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是不是就可以抛诸脑后呢?2013年,习***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_各地也开展“光盘行动”,有效整治了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和中华文明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教义中也蕴含着节俭的文化内核。食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佛教把饮食和修行结合起来,把吃饭也看成修行的一门重要功课,并且在吃饭的过程中,进行如理地思维:
想一想粮食的来处,想一想自己的德行是不是能够接受这样的供养,对于饮食不要生分别心拣择好坏,要戒除贪心,要虔心地对待每一粒米。有了这样的思维,修行就能够在一粒米、一碗饭中得到成就。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横行,受疫情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面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219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2021学习弘扬袁隆平先进事
  • 2021年科技战线工作者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5篇

  • 2021年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追寻梦想心得体会感想4篇

  • 2021年组工干部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

  • 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六大“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报告和个人自查自纠活动情况汇编

  • 2021年大学生青年悼念缅怀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7篇

  • 2021年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

  • 缅怀及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精神心得体会6篇

  • 2021年度优秀_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表彰实施方案

  • 学校2021年—2025年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学党支部2021-2025党建工作规划2篇

  • 2021年上半年医院_态工作总结

  • 2021年上半年_态工作总结(两篇)

  • 在市城管局2021年局长办公会上的讲话

  • 县长在2021年全县防汛工作会上的讲话

  • 美的,并且会越来越完美。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忙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梦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却从小发奋图强,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美妙的乐章,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看得出来,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2021袁隆平精神及事迹心得【篇五】
    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
    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09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__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袁老深爱着祖国,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间,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_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_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生活。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90后”袁隆平曾经称自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兴,喜好自在,专长松懈。
    袁老就是这样热爱着生活,一不小心还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的田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花费心血去适应、去提高、去改变。在工作之外,也要顾及生活、照看好家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唯有此,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_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
    2021袁隆平精神及事迹心得【篇六】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报告厅里,同事和弟子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紧张和兴奋,而袁隆平却依然故我,明亮的眼睛,顽皮的笑容,与两个月前活跃在气排球场上气定神闲的神态并无两样,薄薄一页纸的演讲稿握在手里,几乎不怎么看。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5月份的长沙记者见面会时,他把演讲稿丢到一边的情形。对于开会发言,袁隆平显示出了他的“大师风范”。
    “我有两个雄心壮志”“请这么多领导和高层人士来听报告,我感到很不安,我并没有大家赞扬的那么好,我听之有愧。我觉得光荣应该属于国家,属于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对于同事们的夸赞,袁隆平表现出的是一个科学家的谦逊。
    对于自己的功绩一带而过的袁隆平,在谈到超级水稻时却显得兴致勃勃:“今生,我还有两个心愿,也可以说是我的两个雄心壮志。”拥有老骥伏枥精神的袁隆平说,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
    “计划到2011年在_推广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所产的粮食,也就是说,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耕地,可多养活3000万人!”说到这儿,站在演讲台前的袁隆平抬起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个心愿,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现在,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种杂交水稻的话,所增加的粮食可多养活4—5亿人。”袁隆平不到10分钟的报告,被全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打断。
    “这一天早该来了”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照相机、摄像机全副武装,时而对准讲台,时而对准细心聆听报告的领导和观众,她就是袁隆平身边的秘书辛业芸,记者与她在长沙曾有一面之缘。
    在她休息的空当,记者抓住了这个大忙人。“今天我太激动了,就像过年一样。”辛业芸眼眶微微发红。
    “袁老师对于祖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贡献太大了,我以前也曾陪他到过很多地方作报告,甚至去过美国,但是,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袁老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始终觉得袁老师应该有一场这样的报告会,他早就该站到今天这样的演讲台上。”辛业芸激动得语调微微发颤。
    一转身,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记者的眼帘,袁隆平的儿媳,也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也手举相机对准了演讲台,准备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
    “爸爸这次过来穿的还是2001年来_领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买的那套降价西服,这么多年,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席重要会议的礼服。”看到台上的袁隆平,儿媳段美娟说:“平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这么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闲装。”爷爷的梦在报告会进行到尾声时,演讲台上出现了8个身穿白色小纱裙、头扎羊角辫的可爱娃娃,她们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小学生们。稚嫩的孩子们用她们甜美可爱的童声,将一首《爷爷的梦》献给了她们心中可爱可敬的科学家爷爷———袁隆平。
    亲爱的爷爷请允许我,一个吃着您发明的稻米长大的孩子来告诉您我内心的秘密和梦想———长大了我也要做科学家接过您手里的接力棒心怀世界,正直善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荒我也要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紧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让世界的夜空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闪亮!
    站在一旁的袁隆平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满脸的笑意,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人民科学家望向孩子们的笑眼里,也蕴含了对这些科学“种子”们的殷殷希望。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1
    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病逝,举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生前,袁老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禾下乘凉梦。我没有实现,我的后继人会实现。”他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唯愿众生无饥寒”的伟愿,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国之脊梁”致以哀悼,并在缅怀中学习他的宝贵精神,接过他未竟的“禾下乘凉”梦想。
    面对国际权威科学家对杂交水稻宣判的“死刑”,袁隆平没有胆怯没有退缩,而是打破“教条”、勇闯“禁区”,通过千百次的不懈实验,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为全人类的粮食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法”。立足当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变幻,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多重考验,_的党员干部更应具备这种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在荆天棘地中筚路蓝缕,善于在穷山恶水间另辟蹊径,敢蹚“地雷阵”,敢下“深水区”,奋勇当先地为党和人民探索出一条独树一帜的中国道路。
    “让我不下田,除非田里没有水稻了。”带着这句话,袁隆平耕耘田野数十载始终不曾停歇。三系配套、两系法、超级稻……一次又一次科研突破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身为院士仍亲自下田,直到耄耋之年仍苦耕不辍,身价千亿,却不慕半分荣华,躬耕半生,也不曾叫苦一句,他埋首田间,却托举起了_人民的“铁饭碗”。广大党员干部应学习这种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要记住,不论官做得多大,仍是人民的公仆,不论位置站得多高,也是田间的老牛,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将文章写在大地上,才能耕出肥沃的“发展田”,结出丰硕的“复兴稻”。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怀着这样崇高的觉悟,袁隆平将研究方向选定为杂交水稻,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真正做到了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
    他将个人理想熔铸到了_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所惦念的,从不是一家一姓的享受,而是万家百姓的温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党员干部应提高思想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涵养为民情怀,怀揣“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觉悟,深刻认识到肩负责任之重,承担使命之巨,用“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爱国襟怀鞭策自己“不辞辛苦出山林”,学习袁隆平老人为苍生谋,不为己谋,谋天下利,不谋私利,在为国为民的征程中奉献自我、实现自我。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先贤已逝,唯有怀念,让我们在悲痛中汲取力量,在瞻仰中学习精神。只要我们挺直腰杆、不懈奋进,尽快成长为_新的脊梁,“禾下乘凉”的梦想就必不遥远、计日可期!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2
    5月22日13点07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在米香弥漫的餐桌上,一家人热泪盈眶,直到现在我仍然难以相信或是不愿相信这一事实。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更是护佑我们不挨饿的民族脊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成功的,骄傲的,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_的我们需要在深深的缅怀中读懂,在深深的崇敬中传承,并将其当作人生和事业的“指南”,不断激励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院士是这样说,更是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去做的。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农大学生,经历过挨饿的他,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在他因病住院前夕,每天坚持下田,孜孜不倦。这正是因为他有“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作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强劲地激发他全力以赴,鞠躬尽瘁。现在,他研 ……(未完,全文共23737字,当前只显示571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2021学习弘扬袁隆平先进事迹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21篇汇编大全

    上一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读后感心得体会
    下一篇:2021年“七一”建党节表彰活动实施方案

    相关栏目:学习体会 学习材料 模范 文明 五一和五四节日专题 七一党建专题 八一双拥专题 事迹推荐 工作体会 读后感 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