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交流发言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交流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研讨交流会,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学习领会_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部署,研读《条例》具体内容,对照自身查找不足,交流学习体会,从而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作风锤炼。
一、深刻领会《条例》颁布的重大意义,筑牢厉行节约的思想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修订施行的《条例》,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作风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的重大制度成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赓续艰苦奋斗优良作风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倡导“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传统美德。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重要的传家宝和制胜法宝。从延安窑洞的“小米加步枪”,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勤俭建国”,再到改革开放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3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
  • 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税务)

  • 税务局主要领导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 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税务)

  • 县税务局领导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 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

  • 2025年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交流发言

  • 在全镇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 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 在卫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 镇党工委书记学习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发言

  • 某区纪委书记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

  • 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

  • ,面临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条例》的出台,有利于引导党政机关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通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可以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长远看,厉行节约不仅仅是节俭,更是对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厉行节约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隐形变异的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仍待解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任务依然艰巨。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节约意识尚未完全内化于心。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厉行节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节约是“小事”,不影响大局;有的认为“花公家的钱不心疼”,存在“大手大脚”的惯性思维;还有的认为“艰苦奋斗是过去式”,与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这些思想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对节约要求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例如,在公务接待中,虽然明面上遵守规定,但在隐蔽场所或通过其他方式超标准接待;在办公用品采购中,存在盲目追求高档、重复采购等现象,未能真正将节约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造成资源浪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内存在的顽瘴痼疾,也是导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一是文山会海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单位会议过多过长,文件过滥过繁,为了“留痕”而召开不必要的会议,印发不必要的文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过度要求基层填报表格、报送材料,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二是调研检查流于形式。部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浮于表面,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为了所谓的“痕迹”而制造虚假现场,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层层加码,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三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屡禁不止。个别地方和部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盲目举债搞“大手笔”,追求“高大上”,热衷于搞面子工程、盆景工程,造成资源闲置和巨大浪费,甚至留下沉重债务,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严重不负责任。
    (三)制度执行不严不实,监督制约机制仍需完善
    《条例》虽然明确了各项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制度弹性、执行不力的问题。一是预算约束不强。一些单位在预算编制时不够精细,执行中随意调整,甚至出现超预算、无预算支出。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视不够,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导致部分资金闲置或低效运转。二是资产管理有漏洞。部分党政机关的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存在资产闲置、出租出借不规范、处置不及时等问题,未能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利用。三是监督乏力。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监督检查尚未形成常态化、全覆盖的有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够严肃,问责不够到位,使得一些违规行为未能及时纠正,甚至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中,有时也未能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得对轻微违规行为的及时纠正力度不足。
    (四)隐形变异现象值得警惕,反弹回潮风险犹存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一些公开的铺张浪费行为有所收敛,但隐形变异的现象却有所抬头。一是公务接待更加隐蔽化。一些单位利用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场所,或者与企业、个人合作,规避公务接待规定。二是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问题变异。通过借用、租赁等方式,规避公车管理规定;利用单位报销、加油卡等形式,变相解决个人私车费用。三是借会议、培训之名行旅游之实。一些单位打着学习培训的旗号,组织公款旅游,或者以其他名目变相发放福利。这些隐形变异的浪费现象,给监督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说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持续发力。
    三、率先垂范担当作为,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地落实
    党员领导干部是落实《条例》的“关键少数”,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一)强化政治自觉,做厉行节约的坚定践行者
    一是深学细悟《条例》精神。要将《条例》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深刻理解其条款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将其与学习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_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懂弄通、入脑入心。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全覆盖、无死角。二是树立正确政绩观。要牢记为民宗旨,深刻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来之不易。要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心思和精力放 ……(未完,全文共5564字,当前只显示267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交流发言

    上一篇:在全市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县政法委书记在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相关栏目:组织讲话 党团知识 七一党建专题 人事 干部 公务员 组工 党会报告 学习体会 学习材料 党委 政府 机关 能源 法律 政治法律 经验交流 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