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2024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2024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回顾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推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盘点总结编制工作成效,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一)创新管理,建立编制周转使用管理新模式。为进一步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市委编办积极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将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探索统筹优化编制资源的新路子,研究出台了《**市市直行政事业周转编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市市直行政事业周转编制核定管理操作规程》,建立起需求引领、临时增配、存量优化、动态调整的编制周转管理新模式。目前全市教育编制周转池规模1500名,已使用670名;全市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规模1000名,已使用490名;市直编制周转池规模600名,已使用163名。同时注重跟踪问效,将周转编制使用情况作为机构编制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对周转编制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动态监管,确保周转编制用在刀刃上。
(二)放权赋能,提升县区进人用编工作质效。为进一步提升县区用编质效,**市委编办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区进人用编备案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管校聘”编制使用备案管理的通知》,对县区用编备案做出优化调整并进行规范。一方面,强化县区进人用编自主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县区自主制定用编政策、适当放宽进人用编资格条件。另一方面,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始终坚持“简政不是减责,放权不是放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19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在2024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
  • 在2024年健全消防安全综合监管和检察监督协作机制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市机构编制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致辞

  • 在全市党员干部选育管用机制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稿

  • 关于全市机构编制法规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关于全市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

  • 在全市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提纲

  • 关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 在全市机构编制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 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总结务虚会上的汇报发言

  • 在全市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20年城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

  • 参加全市机构改革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 2017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报告

  • 编人员年龄最为集中的年龄段为46岁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比19.7%,36~45岁的占比32.3%,46岁以上的占比高达48.0%。年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单位甚至出现年龄断层现象。如市国动办平均年龄49岁,35岁以下的0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平均年龄51岁,35岁以下的0人。近年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也在有序推进,年龄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但空编较少,招录人员也比较有限,人员老龄化现象有所改善,但整体趋势变化不大。
    (五)部分领域性别比例失衡。市直在编人员中男性占比54.8%,女性占比45.2%,男女比例基本均衡。但教育领域男性占比36.7%,女性占比高达63.3%,比男性高26.6个百分点,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现象较突出。机构编制部门需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依托实名制数据库,积极配合市教育部门,在调整教师性别、年龄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助推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谋划不足。超前谋划和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习惯于等上级指示、等部门请示、等改革精神,在主动贴近各单位的机构编制需求方面、在用编事项及时调整等方面还有欠缺,机构编制龙头和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二是约束不够。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震慑力不够,在日常的机构编制管理中,各部门因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被问责乃至处理的情况较少。一方面对违反机构编制执行纪律惩处的措施不够明确、具体,另一方面惩处力度小,一般是采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等方式,强制性和约束力有限,机构编制管理震慑力彰显不够,没有形成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的高压态势。三是历史遗留。近年来**市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类改革等相继推进,一批单位被撤销、合并,对机构改革中涉改单位人员,按照方案要求有的难以立即安排,只能采取暂时超编过渡等措施,争取尽快消化解决。
    三、锚定目标巩固良好势头,抓住关键躬身实干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市编办系统要加大编制资源统筹力度,科学用编,精准用编,规范用编,高效用编,消化超编,将编制资源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编制保障。
    (一)科学用编,切实抓好编制统筹调配。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动态调控,深度挖掘编制潜力,有效实施编制周转管理,促进各类机构编制资源盘活利用和统筹使用。一是统筹编制资源。在严控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市委编办统筹整合机构改革收回编制和单位存量空余编制,建立行政、事业、中小学教育、人才等四类编制周转池,涉及多种编制类型,覆盖人才、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服务保障全场景用编需求。目前,从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收回的编制中调剂1500名(市本级300名)建立了教育编制周转池;逐步加大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规模。二是坚持靶向发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靶向配置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民生重点领域、承担重点工作任务、引进高层次人才等用编需求,强化风口产业编制供给,助力全市中心工作高效推进,在保民生促发展中彰显机构编制工作担当。去年,共为市教育局、体育局、工信局等民生部门和重点领域核定周转编制163名,实现严控总量与重点保障相统一,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三是强化入口管理。严格审核把关,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审慎核定周转编制。对适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用工等方式补充人员的,不予核定周转编制,既防止“一哄而上”挤兑周转编制,又杜绝借周转编制之名变相增加编制。对周转编制下达后一年内未使用或使用效益不明显的,及时予以收回,充分发挥周转编制的机动性、灵活性优势,实现编制资源跨部门、跨行业统筹调配和合理使用。
    (二)精准用编,助力人员结构调整优化。立足职能职责,建立健全实名制系统数据常态化分析制度,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坚持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并进一步强化对现有数据的挖潜分析研判,为精准使用编制资源、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完善数据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质量,实现部门间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用大数据思维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市委编办会同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拟制《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若干举措》,从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动态维护、强化机构编制信息比对共享、深入开展机构编制核查三个方面着手,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做好规划布局,完善标准配套,将维护好、使用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作为工作基础和出发点,建好基础数据库,实现单位数据信息及时更新、部门数据共享共用、数据功能有效发挥。二是强化分析重应用。将统计分析与机构编制工作相结合,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客观、准确分析各单位,特别是民生和基层一线等单位的编制构成情况、超(空)编情况及各行业实有人员情况,测算机关事业单位拟退休人数,精准把控人员编制变动趋势,根据数据分析情况制定各类用编计划,有效推动用编需求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为科学合理制定用编进人计划提供依据,不断提高编制资源统筹使用能力;通过对在编人员的年龄、学历、性别、岗位及各行业领域在编人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调整方案和用编补员规划,均衡各年用编进人数额,渐次有序补员,防止“扎堆”“断档”,为优化人员结构提供参考。三是靠前服务抓落实。在各类用编事项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变单位办事找上门为编办服务送上门,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办理标准、提高工作质效。一年来,先后深入教育、卫生、交通以及工信、科技等民生部门、重点行业调研,了解单位运行中机构编制方面的问题及诉求,先后为教育系统核增周转编制140名解决教师结构性短期性缺编问题,配合卫生系统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补充专业技术人员500余名,为交通 ……(未完,全文共6430字,当前只显示309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2024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上一篇:微党课: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下一篇:在2024年党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强调讲话

    相关栏目: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