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校侨联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高校侨联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高校历来是高层次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才汇集之地,也是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及其家属、侨胞侨眷和新侨民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海归人才充实到教学科研队伍中,成立侨联有利于扩大高校在海内外的影响,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校归侨侨眷和海外留学人员的作用,为推动**高校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强高校侨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宽侨联工作领域势在必行。侨联的吸引力发生变化,构成发生变化,丰富的侨务资源为高校侨联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如何把握新规律、探索新方法,能不能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适应新侨情变化的特点,推进高校侨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成立高校侨联的重要意义
高校侨联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由高校教职员工中的归侨、侨眷、留学人员及侨属组成的群众团体,是学校党委联系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成立侨联对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广泛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留学报国,发挥留学人员和家属的积极作用,加强与海内外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团体的联系、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侨情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高校侨情变化更为明显。
(一)高校基本侨情
当前随着大量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侨务引智工作不断深入,**省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13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高校侨联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 六类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标准

  • 以大格局谋划“大学习”助力_学习型组织建设

  • 如何做好党务工作之解读《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 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三步走”

  • 林业局2018到2020年_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

  • 在全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暨建党93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基层组织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作相关情况

  • 乡镇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汇报

  • “四个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

  • 传达学习贯彻全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讲话

  • 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题培训班行前动员会上的讲话

  • 委员,组织不健全。高校的侨联工作者基本都是由教师、教授等兼任,缺乏行政人员的管理素养,导致工作无法真正开展。
    (二)侨务资源掌握不明,工作对象范围不详
    正是由于侨联工作人员的稀缺和兼职、业余身份,使得工作人员无法抽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侨情资源普查,对侨务资源不甚了解,无法开展有效的侨务政策宣传,面对服务对象的诉求也是有心无力。
    (三)组织过于散乱,缺乏有效整合
    由于高校侨联组织的特殊性,基层组织建设与高校侨务工作对象的结构变化要求不相适应。对新兴的“海归”_缺乏组织上的全面覆盖和工作上的有效指导和引领。侨联组织的知识架构与履行职能要求不相适应,未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传统的工作模式缺乏广泛的号召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四)在校地位低,缺乏话语权
    侨联组织对于高校而言,算是比较新的组织,由于部分领导认识的不够,对比高校对工青妇团的重视,侨联组织则显得可有可无,因此在关键时刻缺乏一定的话语权,无法为组织和校内侨界人士争取权利和地位。高校侨联工作量不计入绩效考核,工作完全是凭借热情和奉献精神进行开展,工作成绩无法体现。
    (五)活动经费有限,开展活动受缚
    能否做好侨联的联系工作,定期开展活动是必须的。然而高校给予侨联的经费非常有限,即使省侨联每年会拨一笔资金给高校,也是杯水车薪。例如湖大侨联,学校每年给予1万元的活动经费,侨联每年会组织2次大型活动。而侨联工作人员参与省侨联等组织的活动或者会议的差旅费学校均不予报销。因此,经费的缺失使得很多好点子无法转化为现实,开展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更好服务侨界的愿望无法达成。
    (六)侨务理论知识不足,学习创新能力欠缺
    侨联工作者的侨务理论知识是否深厚,决定着能否更好地服务工作对象。然而,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高校侨联工作者虽然都热爱侨务工作,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但因为多数都身兼数职,在各种身份中转换,非常繁忙,他们有的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对_侨务政策、侨务工作的传统和历史等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的是专业教授兼任,在管理水平和行政工作能力上有所欠缺,对新形势下的高校侨务工作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创新,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四、建议意见
    高校侨联建设是省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一环,高校丰富的侨务资源给侨联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海归人员人数众多、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对侨联工作的领导,在侨联机构设置、活动经费保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高校侨联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不断推动高校侨联工作创新发展。
    (一)理顺_机制,健全高校侨联组织
    一是已有侨联组织的高校,要不断巩固和加强。通过“党建带侨建”,积极整合侨界资源为**两型建设服务,打造工作特色品牌,形成组织健全、人员优质、服务热忱的侨联工作体系。二是没有侨联组织且侨务对象较多的高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成立侨联组织。底子不清的高校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侨务对象底数,可以先把牌子挂起来,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如高校校友会、留学生(亲属)联谊会等形式扩大联系,逐步发展,创造条件成立侨联组织。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争取党委重视。侨联工作的活力在基层。要促使各高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敦促高校党委重视侨联工作,把侨务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党建工作协调推进,支持侨联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开展工作,并将侨联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才能从根本上予以重视。校领导要认真学习侨务理论,认真研究侨务工作,以此作为学校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常管,为侨界人士提供各种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平台,积极培养他们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并推荐有能力的同志到领导岗位任职,充分尊重他们参政议政的权益,认真倾听侨界心声,凡学校重大事项决定以及教职代会召开,都应邀请归侨或者侨属参与,同时及时解决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慰问关怀。二是配备专职人员。高校侨联要有专职人员,才能在组织上强大起来。省侨联应就加强高校侨联组织建设拟出征求意见稿,通过广泛听取意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联合行文,要求学校安排专人负责侨联工作,各高校也要注重选配有政治觉悟、实践经验、协调能力、熟悉侨联工作、热爱侨联事业的人专职或兼职负责侨联工作,划拨专项经费,落实工作场地。要把学校侨联工作的考核作为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提高侨联兼职干部的积极性。
    (三)落实相关保障,有序开展工作
    一是要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工作条件以及经费。支持高校侨联组织系统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创设新鲜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把侨联工作开展起来,把侨务对象团结起来,把侨务队伍活跃起来,团结和凝聚归侨侨眷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二是要提高侨联组织地位。从组织地位上保证高校侨联有参与权、话语权。在争取项目、荣誉、职称时,请求学校党委予以适当考虑,给予侨界一定比例的指标。
    (四)建设骨干队伍,增强后备力量
    一是建设骨干队伍。侨联的活力源头来自于侨联工作人员。因此,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学有专长、热爱侨界的骨干队伍,发挥与旅外华人、华侨和侨界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招贤引智牵线搭桥,为地方政府和学校引进人才、智力服务。要发挥曾经在国外求学和从事科研活动的人际优势,推动与国外高校的科研交流和合作,促进学校走出国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要发挥学历学位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建功立业活动,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尽心尽职 ……(未完,全文共6151字,当前只显示296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高校侨联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上一篇:乡落实“两个责任”情况报告
    下一篇:在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相关栏目:学校 共青团 组工 组织讲话 党会报告 七一党建专题 建筑 调研报告